首页 >资讯动态 > > 正文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2021-12-18 13:34:07

  应当重视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

  【光明时评】 

  “高校教师总体生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多重职业负荷也对他们生理疾病检出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近日,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一项针对教师学术职业负荷和健康状况的调研课题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发现。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高校教师工作稳定、时间自由、社会认可度高,似乎是一项理想的工作。但如果你身边有亲朋好友是高校教师,那么这种认知很可能会被颠覆。但凡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高校教师,都必然面临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压力。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其所承担的大量给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往往只意味着完成基础工作量,在此之外还得做实验、发文章、申课题、出专著,这些几乎都成了高校教师考评的“标配”。在那些实施各种“非升即走”制度的高校,如果在聘期内工作业绩不达标,别说“升”毫无希望,不“走”已属侥幸。

  在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下,许多高校教师只能按照考核指挥棒,不断压缩个人的自由时间。从工作日授课之余,到周末,再到寒暑假,都是高校教师自我加压的“时间海绵”。

  南方某省曾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该省高校教师只有约10%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20%处于各种疾病状态,在剩下7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又有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属重度亚健康,即处于疾病的边缘状态。

  与一些纯粹体力劳动的从业者不同,高校教师既消耗脑力又付出体力,由此带来多方面的健康隐患。一项调研显示,由于长期站立授课、熬夜搞科研等,许多教师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其中慢性咽喉炎、静脉曲张、痔疮、颈椎病、呼吸道疾病等,成为困扰教师的主要职业疾病。

  在这些教师常见的职业病之外,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国内高校中较为普遍施行的聘期考核,对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来说,已经构成焦虑感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抑郁症等心理问题高发,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表现及其影响也容易增加高校教师的心理困扰。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素质差别较大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还承担着对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压力和连带责任,这也加剧了这些高校教师的焦虑、敏感、忧郁程度。

  对许多高校教师而言,进入了这种生活模式,就很难从中跳出来,只能寄希望于随着岁月的累积,科研、教学、获奖等因素能够帮助其晋升职称,获得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而对更多的普通教师而言,可能只有当身体出现疾病征兆时,才会去深刻反思工作节奏和方式。

  人是发展的目的,健康是一切的前提。诚然,高校教师面临的这种系统性压力,是整个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使然,往大了说,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保持活力的需要,但这种压力应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这是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原则与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顶层设计和高校考评制度安排需要慎重考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钟超) 【编辑:叶攀】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劳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